沙利度胺联合累及野放疗治疗高龄(≥75岁)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Journal of Cancer Control and Treatment(2022)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观察累及野调强放疗加或不加沙利度胺对75岁以上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相关副反应及远期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累及野照射(involved-field irradiation,IFI)且符合条件的高龄(≥75岁)食管癌患者,按是否加用沙利度胺分为单纯放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单纯放疗组仅接受IFI,联合治疗组则在接受IFI的基础上,从放疗第一日至放疗最后一日每日睡前口服沙利度胺100 mg.收集其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级等临床资料用于分析,并探讨其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失败模式.结果:研究共收集到90例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其中45例患者仅接受IFI(单纯放疗组),45例患者在IFI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相比,客观有效率(84.44%vs 77.77%;χ2=0.653,P=0.419)、疾病控制率(97.77%vs 95.55%;χ2=0.345,P=0.55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骨髓抑制的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26.67%vs 22.22%;χ2=0.241,P=0.624).联合治疗组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28.89%vs 55.56%;χ2=6.559,P=0.010),且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平均时间为放疗第(16.23±3.13)天,明显晚于单纯放疗组第(10.30±2.0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0,P<0.001).联合治疗组中,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患者IL-6平均水平为(13.86±7.10)pg/mL,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28.84±12.3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8,P=0.001).两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8%vs 22.22%;χ2=0.278,P=0.598).联合治疗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8%、44.4%、26.7%,单纯放疗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3%、37.7%、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7,P=0.14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5.6%、40.0%、22.2%,单纯放疗组患者的1、2、3年局部控制率则分别为57.7%、31.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9,P=0.049).结论:对于75岁以上的食管癌患者,在累及野调强放疗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或可降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并提高局部控制率.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