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冠窦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征和导管消融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2022)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了主动脉右冠窦(RCC)起源室性心律失常(VAs)的体表心电图形态、电生理特征,与右室流出道(RVOT)偏间隔的VAs进行对比,以期对以后RCC-VAs体表心电图定位及射频导管消融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连续38例RCC起源VAs(RCC组),与RVOT间隔起源VAs(RVOT组)进行对比.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引导下,通过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相结合的方法,辅以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盐水灌注消融导管造影进行定位,分析其电生理特征和导管消融策略.结果 与RVOT组相比,RCC组VAs胸前导联R/S移行相对较早,一般在V3及V3导联之前,且早于窦性心律,Ⅱ导联振幅更高,且Ⅰ导联以正向波(呈R型、r型或M型)为主,V1导联R波所占QRS波的振幅及时程百分比均大于RVOT组,部分V1导联起始部可见小顿挫.此外,RCC-VAs于RV O T行激动标测时最早激动部位较弥散,非单独一点,且靶点处可记录到较为提前的、比较高尖的局部电位.结论 RCC-VAs有较为特征性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电生理特征,结合CARTO标测系统及主动脉窦造影,将大大提高RCC-VAs的手术效率及成功率,降低并发症.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