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野生大豆GsGST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2021)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为进一步解析白洋淀野生大豆抵御盐胁迫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从白洋淀不同区域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中筛选获得高抗(salt tolerance,ST)与低抗(salt sensitive,ss)耐盐性不同的试验材料,并通过克隆获得野生大豆GsGST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open reading frame,ORF),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了性质分析、结构预测及同源进化分析,同时对该基因表达模式进行了鉴定.研究结果表明,GsGST基因含有660 bp开放阅读框,编码219个氨基酸,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其整体蛋白质结构中的主要组成结构元件;野生大豆GsGST蛋白具有亲水性,含有跨膜结构,位于细胞质中;同时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野生大豆Tau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GsGSTU)的同源性较高,达到99.54%.在高盐(NaC1)非生物因子胁迫处理下,GsGST基因表现明显的上调表达趋势.本研究结果为白洋淀野生大豆的耐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为培育常规耐盐大豆新材料提供种质资源与关键基因.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