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

Chinese Heart Journal(2021)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1临床资料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膜周部VSD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VSD的70%左右[1].膜周部VSD的治疗方法包括经典的外科修补手术和介入封堵术.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VSD最早由Lock等在1988年报道[2],但是在这项技术开展的早期,由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传导阻滞发生率较高,其推广应用受到较大限制.2002年以来,随着Amplatzer VSD封堵器的问世,尤其是国产封堵器的应用,VSD介入封堵治疗病例数迅速增加,成功率明显提高,但是严重迟发并发症也时有报道[3-6].为进一步探讨VSD封堵治疗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现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膜周部VSD经皮介入封堵治疗的情况总结如下.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