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G与OCT评价DCB行PCI时的冠状动脉管腔变化的差异

Journal of Clinical Cardiology(2022)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索冠状动脉(冠脉)原位病变预处理成功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标准及OCT在冠脉原位病变精准介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冠脉造影(CAG)后需要血运重建,适合行经皮冠脉介入且倾向非植入,并同意行OCT检查的冠心病患者,共30例(31处病变).在应用控制性球囊成形术作为预处理手段前后,及行药物涂层球囊或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分别行OCT检查,将OCT与CAG的检查数据及指导的治疗决策进行对比,观察术中预处理成功率及OCT指导的治疗决策转变.结果:按照CAG标准,有28处(90.3%)病变预处理成功;3处(9.7%)病变预处理失败,其中1处病变出现弹性回缩,2处病变出现C型夹层.按照OCT标准,有15处(48.4%)病变预处理成功;16处(52.6%)病变因出现预处理后发生的夹层预处理失败.两种预处理成功标准的治疗策略有统计学差异(P<0.001).OCT指导的残余狭窄最小管腔参考直径比CAG指导的残余狭窄最小管腔参考直径更大,且有统计学差异[(2.93±0.07) mm∶(2.77±0.26) mm,P<0.001].结论:OCT在指导冠脉原位病变介入治疗时更加精准明确客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