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内膜炎在辅助生殖领域相关研究进展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 & Gynecotokology(2022)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是子宫内膜间质浆细胞浸润的慢性炎性疾病.CE发生的高危因素目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宫内节育器的植入[1]、既往流产史、双侧输卵管堵塞、经期时间延长[2].微生物感染被认为是引起CE的最主要病因[3-4],最常见的导致CE的细菌是粪肠球菌、肠杆菌科、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阴道加德纳菌、支原体属和其他与性传播感染相关的病原体,如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3].基于这一基本认识,国内外针对CE的治疗以口服抗生素作为一线治疗手段[5].其次,子宫内膜病理学异常也被认为是引起CE的病因之一,这其中就包括子宫内膜息肉[6]、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等[7].除微生物感染引起内膜局部炎症外,这种无菌性的微环境改变也可是导致内膜中免疫细胞的种群及功能紊乱,引起浆细胞浸润的原因[8].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