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MCP-1、sTNFR-Ⅰ、HMGB-1水平与绒毛膜羊膜炎及感染性早产的关系研究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2022)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与绒毛膜羊膜炎及感染性早产的关系,为感染性早产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产妇302例,根据是否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74例)、非绒毛膜羊膜炎组(228例);根据分娩(足月产/早产)情况进一步分为感染性早产组(63例)、感染性足月产组(11例)、非感染性早产组(39例)、非感染性足月产组(189例).检测并比较各组产妇血清MCP-1、sTNFR-Ⅰ、HMGB-1水平,分析以上指标与产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及对感染性早产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比较,绒毛膜羊膜炎组产妇血清MCP-1、sTNFR-Ⅰ、HMGB-1水平均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CP-1、sTNFR-Ⅰ、HMGB-1水平异常升高是产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性早产组产妇血清MCP-1、sTNFR-Ⅰ、HMGB-1水平均高于感染性足月产组、非感染性早产组、非感染性足月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CP-1、sTNFR-Ⅰ、HMGB-1预测感染性早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0、0.711、0.782,均具有一定预测准确性;血清MCP-1、sTNFR-Ⅰ、HMGB-1联合检测预测感染性早产的AUC为0.909,预测价值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血清MCP-1、sTNFR-Ⅰ、HMGB-1水平异常升高与绒毛膜羊膜炎及感染性早产联系紧密,可作为感染性早产的预测指标,为及时采取积极防治措施提供辅助性指导,以改善母婴结局.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