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预测因素分析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for Clinicians(Electronic Version)(2022)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相关影响因素,为其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怀疑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并进行钡剂灌肠造影的107例新生儿的病例资料,并按照病理结果分组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评价相关因素的诊断能力.结果 107例患儿中,确诊先天性巨结肠(病例组)共51例(男41例,女10例).在单变量分析中,两组患者的呕吐、腹胀、胎粪排出延迟、钡剂灌肠及直肠指检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钡剂灌肠结果(95%CI 11.718~999.99)是先天性巨结肠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钡剂灌肠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诊断灵敏度为92.2%,特异性为94.6%.结论 肠腔积气、直肠指检、呕吐、腹胀、24h无胎粪排出是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相关因素,而钡剂灌肠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独立影响因素.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