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足三里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22)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存在胃肠动力不足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针灸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否能够改善其胃肠动力不足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目的:制备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探讨针灸足三里对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60只清洁级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和针+灸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针刺组、艾灸组和针+灸组于造模第1天取足三里穴治疗,15 min/次,1次/d,一共14 d.针刺组大鼠采用针刺干预,艾灸组大鼠则用艾灸干预,而针+灸组大鼠在使用针刺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艾灸方法.所有大鼠于相应处理结束后,采用跖围法测大鼠跖围长度,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膝关节的病理形态变化,运用结肠蠕动波测定方法检测大鼠肠蠕动波次数,应用活性炭悬液灌胃法观察首粒黑便排出时间,计算大鼠的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以离体灌流装置检测大鼠空肠平滑肌肌条收缩水平,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空肠神经纤维.结果 与结论:①针灸足三里治疗后,大鼠跖关节肿胀程度明显降低,软骨破坏和炎性细胞明显减少,肠蠕动波次数增加,全胃肠活性炭排出时间缩短,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得到提升,空肠平滑肌肌条收缩基础张力增强,空肠神经纤维减少;②3组针灸方法中针+灸干预最为明显;③提示针灸足三里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肠动力障碍具有防治作用,并且针刺联合艾灸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或艾灸治疗.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