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苜蓿品种混播和播种量对牧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2022)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以紫花苜蓿品种'巨能7'、'三得利'为供试材料,采用混播方式('巨能7'单播,'巨能7'与'三得利'同行混播,'巨能7'与'三得利'间行混播)和播种量(13.5、18.0、22.5 kg·hm-2)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究了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混播方式和播种量对2017-2019年紫花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得到紫花苜蓿适宜混播方式和播种量.结果表明,混播方式和播种量对2017-2019年苜蓿平均株高、一级分枝数、干草产量、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影响显著(P<0.05),而对鲜干比、叶茎比、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其中,'巨能7'与'三得利'同行混播、播种量为18.0 kg·hm-2时苜蓿干草产量显著高于间行混播、播种量为22.5 kg·hm-2组合,高达16.79 t·hm-2;'巨能7'与'三得利'同行混播、播种量为18.0 kg·hm-2时苜蓿相对饲喂价值为156.87,仅次于同行混播、播种量为13.5 kg·hm-2组合.经PCA综合分析,'巨能7'与'三得利'同行混播、播种量为18.0 kg·hm-2时苜蓿综合表现最好,可在宁夏引黄灌区推广应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