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循环对金川泥炭沼泽土壤微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Acta Ecologica Sinica(2022)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冻融作用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碳氮循环过程.以长白山金川泥炭沼泽0-15 cm和15-30 cm 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冻融交替模拟实验.实验设置两个冻融幅度(-10-10℃和-5-5℃).经过0/1/3/5/7/15次冻融循环后,分别采用氯仿熏蒸法和磷脂脂肪酸法测定泥炭沼泽土壤微生物量及磷脂脂肪酸含量,并与未进行冻融处理的FTC(0)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冻融作用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01).15次冻融交替作用后,土壤微生物碳(MBC)含量均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含量显著降低.两种冻融模式下,各类型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降低.冻融作用显著改变了泥炭沼泽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冻融作用降低了土壤真菌/细菌比值(-5-5℃,0-15 cm 土壤除外),增加了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值.-5-5℃冻融作用下,各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变幅大于-10-10℃,土壤MBC的变化则与其相反,在-10-10℃变化幅度更大.两种冻融幅度下MBC与大部分微生物群落在15-30 cm 土壤的变幅更大,这说明冻融作用对不同深度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存在差异.冻融次数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各类型磷脂脂肪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种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与MBN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DOC含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冻结作用促进了微生物的死亡,为融化期微生物生存提供更多碳源与营养物质,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冻融期间各类型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降低,可能会降低泥炭沼泽土壤碳汇能力.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