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放线杆菌AIFJ1607株全基因组测序及耐药特性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2021)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研究旨在探究吲哚放线杆菌AIFJ1607株的多重耐药机制.首先采用生化试验和16S rRNA的测序分析来鉴定细菌种类,然后应用药敏和MIC试验来分析2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再次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来分析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和耐药特性,最后分离纯化细菌质粒并测序来分析该质粒特征.结果 显示,生化鉴定和16S rR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菌生长需要NAD或X因子的参与,过氧化氢酶和吲哚为阳性,尿素酶和cAMP试验为阴性,且16S rRNA序列与吲哚放线杆菌具有99%的同源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大观霉素、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头孢、氯霉素、氟苯尼考、磺胺、四环素、博莱霉素、甲硝唑和恩诺沙星等15种抗生素耐药.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了13种耐药基因,分别为ble、NimC/NimA、tetB、norA、bla RoB-1、sul2、Cat3、aph33ib、aac(3)-Ⅱa、aph33ib、aph 6id、aph 3ia、ant3ia,另外还有一种砷抑制剂arsR基因.并且发现了多种插入序列(IS),分别为IS6、IS10、IS30、ISApl1和ISApl4.质粒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质粒pAIFJ1含有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且与副猪嗜血杆菌质粒pHPSGC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结果 表明,该分离菌株AIFJ1607为吲哚放线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的耐药基因结果一致,分离质粒与副猪嗜血杆菌中的质粒高度同源预示着该质粒pAIFJ1可能在吲哚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之间进行水平转移.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