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类肥料部分替代化肥条件下新垦红壤团聚体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供应的关系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1)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究新垦红壤团聚体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供应的关系,为土壤的培肥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适量减少化肥投入的角度,以等量替代20%化肥氮为原则,设置不施肥(A)、常规化肥(B)、生物有机肥+80%化肥(C)、精制有机肥+80%化肥(D)、生物有机肥+精制有机肥+80%化肥(E)共5个处理,研究有机类肥料部分替代化肥对团聚体有机碳及其贡献率的影响,解释新垦红壤团聚体的变化特征,揭示土壤养分与团聚体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配施有机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能明显改善红壤团聚体结构和稳定性.有机替代条件下,施有机肥处理增加了大于0.25 mm粒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百分含量,0.25 mm以上粒径的百分含量增幅为6.3%~88.6%.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配施有机肥处理的平均重量直径(MWD)显著增加,而团聚体破坏率(PAD)降低范围为12.2% ~25.9%.配施有机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了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且团聚体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综合提高了5.2%~11.0%,并以生物有机肥+80%化肥最为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养分与团聚体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有机类肥料部分替代化肥主要通过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来提高红壤团聚体稳定性,改良红壤团聚结构,保证土壤养分的供应.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