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模式对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光谱特征的影响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2)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土壤中重要的活性有机质组分,对种植模式及人类活动反应敏感.采集冀北坝上7种种植模式的农田土壤样本,运行三维荧光结合区域积分(FRI)和紫外光谱对土壤DOM进行解析,探讨土壤DOM与种植模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冀北坝上地区土壤三维荧光光谱均有5个区域,其中以类腐殖酸组分(P(V,n):58.95%~69.79%)含量最高,大小顺序为露地菜地>大棚菜地>草地>青贮玉米地>燕麦地>林地>马铃薯地;富里酸组分(P(Ⅲ,n):17.97%~23.82%)次之,大小顺序为青贮玉米地>燕麦地>林地>草地>马铃薯地>大棚菜地>露地菜地;SUVD254 nm在0.02~1.31之间,青贮玉米地和露地菜地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草地显著低于其他种植模式.土壤总磷与类富里酸呈显著负相关,与类腐殖酸呈极显著正相关.施用有机肥能增加DOM的腐殖化程度、腐熟程度和微生物源特征;增温灌溉等改善土壤环境的措施能增加DOM芳香性和陆源特征;施用化肥能增加DOM自生源及芳香性;种植饲草作物能增加DOM的腐殖化程度和陆源特征;粗放经营能增加土壤DOM小分子组分.水源涵养区土壤应增加DOM类腐殖酸组分含量,以增加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冀北坝上地区农田应增施有机肥,适度灌溉,减小利用强度,扩大饲草作物面积,以增强涵养水肥能力.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