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国家公园居民可持续旅游感知空间分异及影响机理研究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2021)

引用 2|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国家公园已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居民作为国家公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是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主体,也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通过引入可持续旅游棱镜模型,构建居民可持续感知与支持度的结构关系模型.以神农架国家公园3个典型社区(木鱼、红坪、下谷坪土家族乡)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空间区位社区居民的可持续感知差异及影响机理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相较于旅游经济影响感知在过渡及边缘社区发挥主导作用,政策制度影响感知在核心社区成为影响居民满意度的关键因素;(2)国家公园建设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认知产生显著影响,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3)旅游发展满意度对支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满意度的中介效用随距离增加而衰减;(4)国家公园社区居民可持续评价的空间分异呈现出独特规律.即核心区和边缘区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均高于过渡区;而环境和制度影响感知则由核心区向边缘区递增.为此,在神农架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应全面衡量旅游发展效果,注重居民核心诉求,健全社区参与机制.要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将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居民.同时通过差异化社区发展路径,提高所有居民对旅游发展的认可和支持.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