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细胞自噬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中医药调控研究进展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2)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世界范围内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病因.通过降糖、降压、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等方法虽可一定程度的降低血糖、血压和尿蛋白,但有时仍难以阻止DN的进展.中医药对DN的疗效肯定,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自噬(autophagy)是哺乳动物中一种高度保守的溶酶体降解途径,能够清除蛋白质聚集物和受损不必要的细胞器以维持细胞稳态.足细胞,也称为肾小球上皮细胞,是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GFB)稳态的重要组分,足细胞损伤被认为是DN发生和发展的中心环节.作为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足细胞在生理状态下保持着较高的自噬水平以维持其细胞稳态.在DN状态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等营养信号通路及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缺氧应激等细胞内应激反应信号通路等影响足细胞自噬,最终导致了足细胞的损伤及DN的进展.近年来,调控足细胞自噬已成为DN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中医药领域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回顾和总结该领域的国内外文献后发现,中医药能够多通路、多靶点影响足细胞自噬,但研究主要集中在mTOR和AMPK两个营养感应信号通路,缺乏更全面而深入的机制研究.此外,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领域,缺少中药组分药和单味药物的研究,研究尚缺乏层次性.中医药对DN状态下足细胞自噬的调控机制仍需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