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年龄对IVF-ET周期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2021)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年龄女性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规律,为高龄不孕妇女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生殖中心的2270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IVF-ET)周期,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4组(A组:≤30岁;B组:31~35岁;C组:36~40岁;D组:≥41岁)比较各年龄段女性行IVF-ET治疗的卵子受精、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 表明随着女性年龄增加,获卵数逐渐下降,受精率、>2PN受精率、卵裂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可冻胚胎率及可用胚胎率在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囊胚形成率及囊胚质量则随着女性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可冻囊胚率各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囊胚率、优质胚胎囊胚转化率、优质胚胎优质囊胚率及优质胚胎可冻囊胚率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囊胚转化率在A组显著高于C组(P<0.05),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活产率均随女性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其中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女性年龄是预测IVF周期胚胎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卵子受精及卵裂期间胚胎发育不受女性年龄影响,但是卵裂期之后胚胎发育力随女性年龄增加而下降,且35岁以上女性的胚胎后期发育力下降尤为显著.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