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Chinese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2022)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素养和促进慢性病防治教育服务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14 8850名15~59岁中青年流动人口数据,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其接受慢性病防治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14 8850名中青年流动人口中接受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55 566人,接受率为37.3%;其中,15~35岁青年和36~59岁中年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接受率分别为36.8%、38.0%.慢性病防治教育接受方式主要为宣传资料(纸质、影视)、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公众健康咨询、健康知识讲座、社区短信/微信/网络和个性化面对面咨询,分别占93.6%、86.1%、64.9%、59.5%、53.2%和44.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36~59岁、已建立健康档案、听说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患有慢性病、流动原因为经商、完全愿意融入本地人的中青年流动人口更倾向于接受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家庭月总均收入≥10000元、跨省、无医疗保险、居住地到最近医疗机构所需时间≥15分钟的中青年流动人口更不倾向于接受慢性病防治教育.结论: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教育接受率较低,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均总收入、流动范围、流动原因、是否建立健康档案、是否听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否患慢性病、医疗保险和居住地到最近医疗机构所需时间是影响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教育接受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