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硫尾矿充填体强度演化规律及其机理分析

Metal Mine(2022)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针对国外部分金属矿山由于脱硫工艺及运输成本高等原因倾向于直接使用采选后的高硫尾矿(含硫量>30%)用作充填材料的现象,采用全面法试验设计,研究灰砂比和料浆浓度对高硫尾矿充填体的长期强度影响规律,并通过XRD和SEM等方法对高硫尾矿充填体中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进行微观机理分析,判断高硫尾矿是否适合直接用作充填材料.结果表明:灰砂比和料浆浓度对充填体强度影响非常明显,提高灰砂比或料浆浓度能够明显增大充填体强度.当料浆浓度为72%和74%时,充填体长期强度损失率随着灰砂比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当料浆浓度为76%时,充填体长期强度损失率与灰砂比则成正比关系.在1:24灰砂比条件下,74%浓度料浆和76%浓度料浆的充填体长期强度损失率相近;在1:12灰砂比条件下,充填体长期强度损失率随着料浆浓度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在1:8灰砂比条件下,充填体长期强度损失率与料浆浓度成反比.XRD及SEM研究结果显示充填体水化反应中除了含有大量未反应的黄铁矿,还会生成石膏和少量钙矾石等膨胀性产物,不仅会造成C—S—H凝胶发生脱钙现象,还会引起充填骨架出现裂隙,导致充填体长期强度的减小.因此,矿山使用高硫尾矿进行充填必须考虑充填体在不同龄期的劣化程度,以及是否满足该龄期下的强度要求.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