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调控驴背最长肌嫩度的分子机制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2022)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旨在基于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探究驴肉嫩度的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以30头生长环境和饲养条件相同、33~36月龄的雌性广灵驴为研究对象,进行剪切力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依据剪切力和肌内脂肪含量选择出8头驴并将其分为高嫩度组(HT,n=4)与低嫩度组(LT,n=4),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代谢物,之后联合KEGG富集分析,构建相关网络互作图.转录组结果表明,在HT组和LT组中共发现有1 25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832个基因上调,421个基因下调.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内分泌系统、信号转导以及细胞过程等多种途径;代谢组结果表明,在HT组和LT组中鉴定出225个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的有154个,下调的有71个.KEGG通路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到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以及信号转导等多个途径;联合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与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在甘油磷脂代谢,磷酸戊糖途径,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以及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中.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和代谢物在上述代谢通路中起到了关键调控作用,可作为驴肉嫩度的潜在候选基因及代谢物,为今后探究驴肉嫩度的分子调控机制和驴肉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