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旱季双高污染及消光系数垂直分布特征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2)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利用2017年12月6日~2018年1月3日地面常规气象资料、空气质量6参数、光化辐射资料、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系数、单次散射反照率、激光雷达反演的气溶胶消光系数与退偏比数据,分析广州地区气象参数变化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和气溶胶对光化辐射的衰减,研究双高(高气溶胶与高O3)污染的形成机理,并从垂直角度探究了双高日边界层内消光系数廓线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双高日对光化辐射的衰减小于霾日,一方面气溶胶的散射和吸收特性使得其对光化辐射具有一定的衰减作用,另一方面气溶胶中的散射性成分对光化辐射具有正反馈作用,双高日较强的光化辐射使得O3和PM2.5同时维持在较高值.与非双高日相比,双高日全天风速更小、温度更高、光化辐射更强,PM2.5和CO、SO2、NO2等物质浓度更高,细粒子占比更大,11:00~16:00间近地面退偏比更高.雷达观测结果表明4个双高日8:00消光系数高值区在0.5km以下,低层出现消光系数均值区,并且均值区不断升高;午后光化辐射强度减弱,均值区不再向上发展,随着颗粒物污染加剧,均值区以上消光系数垂直递增,在边界层顶附近出现峰值;夜间消光系数在低层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某一高度范围消光系数随高度增加而升高,1km以上呈指数递减,夜间边界层顶附近高值区较为明显.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