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粪便样本的野生犬科动物物种鉴别与棘球绦虫感染调查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2021)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旨在探索粪便样本分析对犬科动物物种鉴别的方法及其可行性,同时对野外犬科动物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哺乳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通用引物对101份采集自野外环境的犬科动物粪便DNA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通过核苷酸位点变异分析、BLAST相似性比对、遗传距离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对粪样来源物种进行分子鉴别.同时,采用粪-抗原ELISA检测,对粪样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表明:粪样来源物种鉴别的检测成功率为73.27%,获得的74条序列共定义单倍型20个,所有单倍型序列均可在GenBank数据库中匹配到单一物种,序列相似度为98.52%~100%.单倍型根据序列差异可分为4个单倍型集,各单倍型集间平均碱基差异为17.83~70.10,各单倍型集内单倍型碱基差异在1~10个之间.各集合间遗传距离为0.068~0.342,远大于各集合内单倍型间遗传距离0.009~0.022.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同一集合的单倍型以高自展值聚集成一支.综合各项分析结果,可推测所检测粪样宿主来源分别为犬、灰狼、赤狐和红狐.粪-抗原ELISA检测发现阳性样本11份,样本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为10.89%.综上表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分析可用于犬科动物的分子鉴别,可结合核基因等其他分子标记进一步提升检测准确率.研究区域野外犬科动物棘球绦虫粪抗原阳性率较高.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