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密度及氮肥投入量对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协同效应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21)

引用 2|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南粳9108"为供试水稻品种,在D1(90×104株·hm-2)、D2(120×104株·hm-2)、D3(150×104株·hm-2)等3个移栽密度下,分别设置N1(0 kg·hm-2)、N2(240 kg·hm-2)、N3(270 kg·hm-2)、N4(300 kg·hm-2)等4个施氮量水平,研究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对移栽密度和氮肥投入量的协同响应.结果 表明:在N2D3处理下,水稻每穗粒数较少,结实率也较低,但N2D3处理有效穗数比N2D1和N2D2平均提高29.3%,较高的水稻有效穗数保证了其产量不减.N2D3处理生物产量比N2D1和N2D2平均提高17.0%,明显提高的生物产量为水稻获得高产提供了基础条件.密植减氮的N2D3处理水稻N素累积量提高13.8%,N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提高7.1%,N素籽粒生产效率变化不大,N素收获指数则降幅显著;与N2D1和N2D2处理相比较,N2D3处理使水稻N肥吸收利用率、偏生产力、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分别平均提高了32.4%、13.8%、54.6%和17.1%.当氮肥投入量较高时,稻田土壤速效氮含量在不同移栽密度下均较高;当氮肥投入量较低时,稻田土壤速效氮含量在较高移栽密度下能保持较高水平.在常规施氮水平300 kg· hm-2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水稻移栽密度至150×104株·hm-2,降低20%的氮肥投入量,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使水稻的氮肥吸收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得到明显提高,并能保持稻田土壤肥力不减.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