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盆地河流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及其对物源研究的启示

Acta Geoscientia Sinica(2022)

引用 0|浏览16
暂无评分
摘要
江汉盆地位于扬子板块北部,是长江演化研究的关键地区.锆石是河流沉积物中常见的副矿物,其U-Pb年龄谱对比被广泛用于物源示踪研究,但在江汉盆地还未系统研究.本文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别对江汉盆地12条流入河流进行了922颗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结合多维判别图(MDS)和已报道的河流碎屑锆石U-Pb年龄结果,探讨江汉盆地主要流入河流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异同性,结果表明长江、沮漳河和清江的碎屑锆石U-Pb峰值年龄组成存在差异;作为江汉盆地输沙量最大的两条河流,长江和汉江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存在明显不同;大别山的河流同时与汉江和长江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存在差异;发源于幕府山的陆水和汨罗江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与长江和湘江的不同;武陵山的清江、澧水和沅江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与湘江、资江的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体现了区域性物源区对这些河流碎屑物质组成的影响.因而,利用江汉盆地周缘河流碎屑锆石U-Pb年龄存在的差异,将其用于江汉盆地盆山耦合和大河演化研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