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三江金厂河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铁同位素分馏机制及其对成矿物质来源的制约

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22)

引用 3|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金厂河矿床是西南三江成矿省保山地块最具代表性的远端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之一,查明其成矿金属来源对理解该类矿床成因以及区域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成矿阶段代表性含铁矿物的铁同位素组成,探讨其在成矿过程中的分馏机制,从而示踪成矿金属的源区特征.金厂河矽卡岩型矿床中成矿前阶段未蚀变的石榴子石和氧化物成矿阶段的磁铁矿均相对富集铁的重同位素,其δ56Fe值分别为0.05‰~0.16‰和0.07‰~0.18‰,而硫化物成矿阶段的黄铁矿和黄铜矿则相对富集铁的轻同位素,其δ56Fe值分别为-0.12‰~0.17‰和-0.54‰~-0.38‰,整体显示出从高氧逸度的成矿前阶段向低氧逸度的硫化物成矿阶段演化过程中矿物δ56Fe值逐渐降低的趋势,指示Fe3+富集铁的重同位素,Fe2+富集铁的轻同位素.同时,金厂河矿床各阶段矿物的δ56Fe值均显著低于碳酸盐围岩,而接近全球花岗岩的δ56Fe值,表明成矿的铁不是由围岩贡献,而是来自于隐伏的中酸性岩体.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Iron isotope, Ore-forming metal, Skarn, Jinchanghe deposit, Baoshan block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