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男男性行为者感染HIV风险的主观与客观不一致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AIDS & STD(2021)

引用 1|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青年MSM主观与客观感染HIV风险不一致的现状,比较青年学生与青年非学生MSM在主观与客观感染HIV风险不一致方面的差异.方法 2019年7-10月,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招募满足纳入标准的青年MSM,利用调查问卷和《MSM个体HIV感染风险评估工具》调查男同社交软件使用、性行为特征、HIV相关健康服务及客观感染HIV的风险.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青年MSM主观与客观感染HIV风险差异的因素.结果 获得有效调查问卷655份,其中41.83%(274人)每周登录男同社交软件的次数≥11次,主观与客观感染HIV风险不一致的比例为36.49%(239人).与青年学生MSM相比,青年非学生MSM主观与客观感染HIV风险不一致的可能性更高(OR=2.41,95%CI: 1.19~4.86),其他影响因素包括最近一次性行为未全程使用安全套、首次男男性行为的年龄<19岁、发生高危性行为前不愿意使用暴露前预防用药.结论 青年MSM主观与客观感染HIV风险不一致的比例较高,应在青年MSM,特别是青年非学生MSM中开展以警示性教育为核心的干预措施,提升其自身HIV感染风险意识,进而主动寻求健康服务措施.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