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极标测电极指导左室乳头肌起源室性期前收缩射频消融的初步探索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2021)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20极标测电极(DD电极)指导左室乳头肌起源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9年5月至12月间11例左室乳头肌起源的频发室早患者,按照标测方法分为DD标测组(6例)和传统4极消融导管逐点(PBP)标测组(5例),确定理想的室早起源靶点后进行放电消融.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心电图资料以及术中参数,观察两种标测方法随访期的消融成功率.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1例左室乳头肌频发室早患者,年龄(41±18)岁,男性5例(45.5%),平均24 h室早负荷(18.6±8.2)%.与PBP标测组相比,DD标测组总手术时间[(95.8±7.4)min比(141.2±12.3)min]、消融时间[(6.1±3.0)min比(15.8±4.7)min]、射线曝光时间[(14.2±1.5)min比(24.4±5.4)min]明显缩短,消融点数[(6.8±1.9)个比(14.8±3.6)个]明显减少,室早时靶点局部V波领先体表室早QRS间期[(37.8±7.2)ms比(25.4±2.8)ms].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DD标测组未发生标测及消融相关并发症,而PBP标测组术中出现1例心包积液.随访(15.1±1.3)个月,DD标测组患者经射频消融后均无室早再发,成功率为100%,而PBP标测组3例消融成功,成功率为60%.结论 DD电极可易化左室乳头肌室早射频消融,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X线曝光,随访期消融成功率均较高,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