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水平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2021)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水平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8年2月~ 2020年9月间在广州血液中心献血的109名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抗-HCV和HCV RNA检测结果分为慢性感染者(CHC)组(n=48)、自发清除(SC)组(n=29)和健康献血者对照(Control)组(n=32).从研究对象的新鲜血样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荧光标记抗体做MDSC细胞表面标志物染色,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系(M-MDSC)和多形核系MDSC(PMN-MDSC)的频率;测定血浆HCV RNA、ALT、AST、GGT、TBIL和DBIL等肝功能指标.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之间外周血M-MDSC和PMN-MDSC频率以及肝功能水平的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做多重检验校正(校正后的P值以Pc表示).结果 CHC组、SC组和Control组的M-MDSC频率(%)分别为1.39±0.86 vs0.85±0.63 vs 0.57±0.23 (P<0.01),CHC组明显高于SC组(Pc<0.01)和Con-trol组(Pc<0.05);PMN-MDSC频率(%)0.81±0.54 vs 0.65±0.40 vs0.62±0.29(P>0.05).此外,CHC组与Control组的AST(U/L) 34.4±19.2 vs 23.0±7.78(Pc<0.05),GGT (U/L)为40.8±31.4 vs 22.3±7.40(Pc<0.01).结论 HCV慢性感染者外周血M-MDSC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HCV感染的慢性化发展有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