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2021)

引用 3|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近年来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诊治的IM患儿19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按照<3岁、3~6岁、>6岁年龄分组,分析各年龄组IM患儿的临床表现.结果 193例患儿中,男100例(51.81%),女93例(48.19%);<3岁68例(35.23%),3~6岁81 例(41.97%),>6岁44例(22.80%);2016年至2018年 IM 发病人数逐年递增,分别为49例(25.39%)、62例(32.12%)、82例(42.49%);全年均有发生,以6~7月、11~12月各有一相对高峰;症状表现有发热156例(80.83%),淋巴结肿大160例(82.90%),咽峡炎124例(64.25%),脾大92例(47.67%),眼睑浮肿49例(25.39%)等;并发症以肝损伤[100例(51.81%)]和心肌损伤[59例(30.57%)]为主,此外,中性粒细胞减少43例(22.28%),腹盆腔积液19例(9.84%),肺炎6例(3.11%),血小板减少5例(2.59%),胆囊泥沙样改变、胆囊壁增厚/水肿5例(2.59%),心包积液2例(1.04%).合并感染的病原体有:巨细胞病毒(CMV)34例(17.62%)、肺炎支原体(MP)40例(20.73%)、链球菌感染4例(2.07%);以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10%为阳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阳性患儿115例(59.59%).结论 IM患儿以3~6岁儿童多见,患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肝损害和心肌损害是IM常见并发症,CMV和MP是其常见合并感染的病原体,EB病毒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有助于诊断.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