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证候分类研究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1)

引用 3|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初始症状及现症进行分类,探讨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方法 采集2020年2-3月18家医院650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初始症状及中医现症,根据阳性率纳入相关指标,对纳入的中医临床症状的二分类信息进行潜在类别分析,识别其核心病机和中医证候诊断分类.具体分析过程包括概率参数化、参数估计与模型拟合、潜在分类与结果的中医理论解释.结果 初始症状纳入分析的病例数为605例、症状指标23个,根据阳性率纳入初始症状指标17个,最终取3个类别的潜在类别模型.潜在类别1证候要素的病性为温(热)邪、痰湿和气虚,病位在肺;潜在类别2证候要素的病性为温(热)邪和气虚;潜在类别3证候要素的病性为温(热)邪、痰湿和气虚,病位为肺;综合分析,新冠肺炎发病时的主要证候要素病性为温(热)邪、痰湿、气虚,病位是卫表、肺.中医现症纳入分析的病例数为650例、症状指标55个,根据阳性率纳入现症指标43个,最终取4个类别的潜在类别模型.潜在类别1证候要素的病性为温(热)邪、湿邪、痰邪、气虚,病位主要在肺,分类命名为湿温(热)毒蕴、痰热郁肺;潜在类别2证候要素的病性为温(热)邪、湿邪、气虚,病位主要在脾,分类命名为湿温(热)毒蕴、脾失健运;潜在类别3证候要素的病性为湿邪、温(热)邪,病位主要在脾,分类命名为湿温(热)毒蕴、气阴两伤;潜在类别4证候要素的病性是温(热)邪、湿邪、气虚、阴虚,病位在脾、心,分类命名为湿温(热)毒蕴、心脾两虚.结论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方法,新冠肺炎发病初期的证候为湿温(热)毒袭卫表,继而犯肺,兼有肺气不足;其核心病机为湿温(热)毒蕴,兼见痰热郁肺、脾失健运、气阴两伤、心脾两虚.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