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池地区石寨山文化时期的农业结构研究——以晋宁河泊所遗址植物遗存分析为例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2021)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河泊所遗址位于滇池东南岸,是一处重要的石寨山文化聚落遗址.2014年,考古人员对此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浮选工作.浮选发现了小麦、稻、粟、黍、大豆等炭化谷物和大量的稻基盘,以及丰富的杂草种子.在炭化谷物中,稻、小麦和粟的数量百分比和出土概率较高,应当是主要的农作物种类.黍、大豆和赤豆的数量百分比及出土概率较低,是辅助性的农作物种类.基于农作物加工废弃物及杂草种子的分析,我们认为河泊所遗址的稻为本地种植.此外,结合光坟头和学山遗址发现的植物遗存来看,石寨山文化时期滇池地区已开始了小麦、稻、粟、黍、大豆及大麦等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云南地区主要的作物结构在此时期已经形成.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