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春大豆精细化气候区划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2021)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以东北春大豆为研究对象,分早熟、中熟和晚熟3类熟型构建东北春大豆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基于模糊数学的区划指标隶属度函数和作物反应函数两种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结合精细化插值(Anusplin插值)后的东北地区1990-2019年气象数据,从时间、空间(1 km×1 km农田)和熟型开展东北春大豆精细化气候区划.结果 表明:8月平均温度、5-9月累积降水量和7月累积日照时数是影响春大豆相对气象产量的主要气象要素.分熟型的气候区划结果在表达春大豆单产分布和产量稳定性方面优于不分熟型.根据气候适宜度和减产率的定量关系将适宜度评价结果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其中东北地区最适宜春大豆种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的北部和三江平原中南部.随着气候变暖,适宜春大豆种植区域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扩大.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