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类型分异规律及其主控机制 ——以威远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例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2021)

引用 1|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页岩储层中的有机质不仅是生成烃类的核心要素,也是生成孔隙的关键因素.前人对于有机质类型的评价表明,不同有机质类型的生烃及成孔能力差异明显.但前人对于有机质类型的识别及评价工作主要以有机地球化学的方式进行有损测试,因此无法在显微尺度上定量评价有机质的类型及含量分布.以四川盆地威远气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例,基于二维大区域多尺度组合电镜成像(MAPS)表征技术重点对有机质富集的龙一1亚段,进行有机质显微组分的图像识别,并运用显微组分分析法定量判别有机质类型,解析其垂向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龙一1亚段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干酪根为主,其中Ⅱ1型干酪根占主导地位;有机质类型在龙一1亚段层间分布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的差异,其中龙一11、龙一31小层发育强滞留缺氧富笔石页岩微相沉积环境,较弱的水动力条件使得层段内富集Ⅰ型和Ⅱ1型干酪根;而龙一21、龙一41小层发育中滞留贫氧含笔石页岩微相沉积环境,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不利于Ⅰ型和Ⅱ1型干酪根的富集与保存.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