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卡伦山以上河段水沙特性及造床流量研究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21)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根据黑龙江上中游洛古河、上马厂和卡伦山三个主要水文站多年实测水沙资料,分析了黑龙江上游及中游上段河道的水流输沙特性,并采用有效输沙流量法和马卡维耶夫法计算了该河段的造床流量.结果表明,黑龙江上中游水沙变化基本同步,统计时段年际变化呈减少趋势,年内水沙分布集中在汛期,输沙量占全年的90%以上;黑龙江上中游三个主要水文站的输沙率与流量均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水文站代表河段的输沙能力基本一致;通过有效输沙流量法计算得到洛古河站、上马厂站和卡伦山站的造床流量分别为3 137 m3/s、4 580 m3/s和6 224~7 166 m3/s,由马卡维耶夫法计算得到的造床流量分别为2 378~3 890 m3/s、3 620 m3/s和6 538 m3/s,通过两种方法相互印证,确定上述三站的造床流量分别为3 137 m3/s、4 580 m3/s和6 538 m3/s.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