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Ecological Science(2021)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为研究深圳湾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分别于春夏秋冬(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四个季度对深圳湾进行采样分析,并对调查区域内的浮游植物及其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深圳湾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1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硅藻35属86种,甲藻4属15种,绿藻6属6种,蓝藻3属4种,其中硅藻门是主要的优势类群,占总种数的77.5%,其次是甲藻门,占总种数的13.5%,绿藻门和蓝藻门分别占总种数的5%和4%.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以广温广盐种和暖水种为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是该海域常年优势种.深圳湾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年波动范围为28.64—462.46×104 cells·m–3,平均值为156.43×104 cells·m–3,其季节变化趋势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11—4.06和0.04—0.90,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偏低,群落结构趋于单一化,稳定性差.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关系在不同季节有显著差别,其中无机氮与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