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8年六安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Disease Control & Prevention(2021)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2010-2018年六安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8年六安市各县区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采集的2 360份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样本中,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有1 085份(45.97%),其中肠道病毒71 型(Enterovirus 71,EV71)382份(35.21%),柯萨奇病毒 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334 份(30.78%),柯萨奇病毒 A6型(Coxsackievirus A6,COXA6)169份(15.58%),柯萨奇病毒 A10型(Coxsackievirus A10,COXA10)15份(1.38%),其他肠道病毒 185份(17.05%).2010-2014年及2016年EV71为优势流行株(x2=188.555,P<0.001),2015年和2017年以COXA6成为优势流行株(x2=258.732,P<0.001).从检测结果看,不同县区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x2=68.879,P<0.001),以叶集区最高(81.25%,52/64),霍邱县最低(30.41%,52/171).1-3岁年龄组患病人数居高,占各年龄组总阳性数的68.11%(739/1 085).1 085例阳性病例中男性705例,女性380例,但是阳性检出率无性别差异(x2=1.354,P=0.245).结论 六安市手足口病病原为多型别共存,每年的优势毒株均发生变化,年龄、地域和性别等因素均可影响手足口病的流行,加强手足口病的监测,有利于该病的防控.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