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用药规律探究

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1)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比分析各地区以及专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医诊疗方案与中医古籍疫病专著中治疫方剂的用药规律,为COVID-19进一步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全国及23个省市自治区和11位专家的COVID-19中医诊疗方案并梳理中医古籍疫病专著中的治疫方药,建立"Excel"标准化数据库,统计药物性味归经、频次、致病邪气特征,使用SPSS Statistics 22.0和SPSS Clementine 12.0数据挖掘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对比古今治疫用药特点并寻找潜在配伍规律.结果 经数据挖掘分析得到现代诊疗方案高频药物杏仁、麻黄等20味,性味以温、寒、苦为主,主要归肺、脾、胃经,致病邪气多为毒、热、湿;古代诊疗方案高频药物甘草、白芍、当归等14味,性味以寒、苦为主,主要归脾、肺、胃经,致病邪气多为毒、热、湿.通过二阶聚类法分别将古今诊疗方案中涉及药物根据其性味归经、频次、致病邪气分成四个集群.经关联分析得到核心致病邪气湿、毒、热中现代诊疗方案核心药对草果-槟榔、石膏-葶苈子-麻黄、杏仁-麻黄-石膏等31对,古代诊疗方案核心药对泽泻-猪苓、甘草-柴胡、黄芩-栀子等19对,以及高频药物之间的关联强弱关系.结论 古今治疫用药规律具有一定相似性,现代诊疗方案更针对COVID-19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相对平和,强调药物之间的制约平衡.古籍治疫用药更注重清热解毒、扶正祛邪.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得到古今诊疗方案潜在的治疫药对配伍,为COVID-19中医临床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