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年中国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Disease Surveillance(2021)

引用 3|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2010-2019年我国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诊断间隔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信息系统"之"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数据,分析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来源国、病例发现途径及发病诊断间隔情况.结果 2010-2019年我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报告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94例,其中2019年报告68例.83.0%的病例的发病时间为7-11月.男、女性别比为1.5:1,平均年龄为(36.4±14.2)岁,中位数为35.0岁.中国籍病例67例(71.3%),其他国籍病例27例(28.7%).输入病例主要分布在云南(37.2%)、广东(30.0%)和浙江省(10.6%).病例主要来源于缅甸(53.2%)、泰国(11.7%)、孟加拉(9.6%)、印度(7.4%)和菲律宾(5.3%).经入境口岸检疫发现38例(40.4%),病例入境后就诊发现56例(59.6%).就诊发现的病例的发病诊断间隔明显长于前者[(5.0±6.5)d vs.(2.8±2.5)d,t=5.090,P=0.026].2010-2019年输入病例曾引起4起境内本地暴发.结论 我国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呈增多趋势,建议在云南、广东和浙江等重点省份开展国际旅行健康教育、培训发热门诊医生,夏秋季节加强自东南亚国家入境人员的口岸检疫筛查.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hikungunya fever cases,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