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年东盟国家输入中国的疟疾病例特征分析

Disease Surveillance(2021)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东盟国家输入中国的疟疾病例变化特征,为我国消除疟疾后开展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9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东盟国家输入中国的疟疾病例进行分析.采用线性趋势性分析病例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ArcGIS 10.7软件分析不同来源输入性疟疾的空间分布.结果 2010-2019年自东盟国家输入中国的中国籍疟疾病例共5 041例,其在每年全国输入病例中的占比持续下降(x2=1 627.63,P<0.05).居前3位的输入来源国家分别是缅甸(4 227例)、印度尼西亚(354例)、柬埔寨(245例).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的比例持续上升,恶性疟的比例不断下降.全国28个省份报告有自东盟国家输入的中国籍疟疾病例.89.00%的全国病例分布于云南(3 492例,69.27%)、湖南(358例,7.08%)、四川(287例,5.69%)、广西壮族自治区(158例,3.11%)和广东(93例,1.81%)5省份.境外输入的东盟国家外籍病例545例,以缅甸籍病例为主(513例).全国10个省份报告有自东盟国家输入外籍疟疾病例,其中云南省报告528例,占96.88%.10年间,每月均有来自东盟国家的输入疟疾病例报告,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8月.中国籍病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外籍病例以<34岁人群为主(76.33%).结论 来自东盟国家的输入疟疾病例持续下降,但较多间日疟输入病例对我国存在传疟媒介分布地区导致继发传播的风险持续存在,云南省等局部地区的风险很高,防止输入病例继发传播的任务重.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