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段食管癌术后不同布野方案对调强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China Medical Devices(2021)

引用 5|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比较不同射野数目和入射方向对胸中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在Pinnacle 9.10治疗计划系统上选取胸中段食管癌术后患者1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基于患者身体两侧的蝴蝶形5野(PA,射野方向为180°、140°、20°、340°、220°)、7野(PB,射野方向为180°、150°、120°、20°、340°、240°、210°)及7野均分(PC,射野方向为180°、128°、76°、24°、332°、280°、228°)三种共面固定野调强放疗计划,靶区处方剂量为50.4 Gy/28 F,要求95%体积的PTV剂量不低于50.4 Gy.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每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差异.采用SPSS 19.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种放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学比较,D95%、平均剂量(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区适形指数PC最高,PA最低(P<0.05);PA计划双肺的V5和Dmean最低,PC最高(P<0.05),双肺V20、V30PC低于PA(P<0.05);心脏和脊髓的剂量学比较,PC优于PA;NT剂量学比较与双肺类似;PA的机器跳数最高,PC最低.PB计划所有指标均介于PA和PC之间.结论 对于绝大多数胸中段食管癌术后放疗患者,可选用PB;对肺功能不好或对肺保护要求严格的患者,可优先选用PA计划;对需严格保护心脏的患者,可考虑采用PC计划.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