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检测点服务的利用分析

Shanghai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21)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分析上海市部分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在检测点检测艾滋病病毒(HIV)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6月—2020年12月,由社区组织"上海心生"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和外展活动等途径招募MSM为研究对象.纳入年龄≥18周岁、已知HIV阴性或感染状况未知、居住在上海、过去1年内发生过同性性行为以及知情同意者共3251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前提下,采用问卷星电子问卷系统开展调查,收集其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HIV检测点利用情况等信息,最终收集有效问卷3240份.分别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对象利用HIV检测点服务的影响因素.[结果]3240例MSM的年龄为(29.7±6.2)岁.在检测点检测HIV的比例为63.2%(2049/32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文化程度为中专或高中及以下者相比,大专及以上者检测点检测HIV的可能性较低(OR=0.73,P=0.008).通过网络寻找性伴侣者检测点检测HIV的比例较高(68.7%).与性角色为0(性行为时只做被插入方)相比,性角色为0.5(性行为时既做插入方又做被插入方)和1(性行为时只做插入方)者检测点检测HIV的可能性均较高,OR值分别为1.31和1.41(均P<0.05);近6个月内最近一次发生同性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者比未使用者检测点检测HIV的可能性较高(OR=1.39,P=0.001);既往被诊断过性病者比未患性病者检测点检测HIV的可能性较高(OR=2.05,P<0.001);既往使用过HIV自检试剂者比未使用者检测点检测HIV的可能性较高(OR=2.31,P<0.001).[结论]上海市MSM人群在检测点检测HIV比例较低,应以网络、同伴教育的方式加强检测点服务的宣传力度,同时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检测点服务的利用率.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