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8例MTB/HIV双重感染患者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Antituberculosis(2021)

引用 1|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MTB/HIV双重感染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控MTB/HIV双重感染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19年四川省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诊断并登记为MTB/HIV双重感染且接受治疗的2249例患者.排除无原因及时间停止治疗、诊断变更、单耐药或耐多药的情况,最后纳入2158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患者发现方式(患者来源、首诊机构级别)与患病特征(有无并发其他结核、是否重症、HIV阳性检查时间、病原学检查结果、耐药情况、治疗分类、确诊AIDS年限)等,分析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2158例患者中,治愈442例、完成疗程1505例,治疗成功率为90.22%(1947/2158),不良结局率为9.78%(211/2158),包括非结核死亡134例(6.21%)、丢失22例(1.02%)、因结核死亡16例(0.74%)、因药物不良反应停止治疗13例(0.60%)、失败7例(0.32%)、转入耐多药治疗1例(0.05%)、其他18例(0.8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首诊机构为市级的患者相比,到县级就诊的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较小(OR=0.525,95%CI:0.288~0.955);与病原学检查结果为阴性及无病原学结果的患者相比,病原学检查为阳性的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是其1.433倍(OR=1.433,95%CI:1.053~1.951).结论 MTB/HIV双重感染患者中以市级为首诊机构、病原学检查阳性的患者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到市级医疗机构首诊、病原学检查为阳性的患者的健康教育、疗效观察,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更多
关键词
mtb/hiv,treatment outcomes,co-infectio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