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NG亚慢性暴露致大鼠食管损伤及炎性反应机制研究

王俊玲,曾勇,李成云,豆倩,上官小容,张雯雯, 王博, 王姝玥, 李天兰

Journal of Toxicology(2021)

引用 0|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观察MNNG亚慢性暴露对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含量及食管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65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80、120、160和200 μg/ml MNNG染毒组,每组13只.对照组大鼠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大鼠以80、120、160和200 μg/mlMNNG灌胃染毒,同时自由饮用含30 μg/ml MNNG的水,持续染毒13周.通过食管组织切片观察大鼠食管组织的结构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食管组织中炎性相关蛋白β-catenin和p-gsk-3α变化.结果 大鼠食管组织切片结果显示,MNNG亚慢性暴露可导致大鼠食管粘膜角化、粘膜下出血及食管黏膜广泛糜烂坏死,部分大鼠食管切片中有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120和160 μg/ml MNNG实验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明显升高;实验组大鼠血清IL-6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NG亚慢性暴露组大鼠食管组织中β-catenin和p-gsk-3α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MNNG亚慢性暴露可引起大鼠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及食管组织结构的明显改变,本研究可为MNNG亚慢性暴露致大鼠食管损伤及炎性反应机制探索提供参考.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