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2021)

引用 2|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栓子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E),DVT与PE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同种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DVT的高发病率及并发PE导致的猝死风险已受到临床医生的密切关注,当VTE患者出现抗凝禁忌或抗凝治疗失败时,可置入下腔静脉滤器(IVCF),通过其网状过滤结构捕获血凝块从而预防致死性PE发生.IVCF现已在全球广泛被应用,根据使用情况,可分为永久型、临时型及可选择回收型.永久型IVCF置入人体后除非手术切开腔静脉否则无法取出,远期滤器断裂、移位、栓塞、症状性下腔静脉穿孔等出现率较高,现已被临床淘汰;临时型IVCF通过与外部的导管和固定设备相接,便于回收但易于感染,临床应用极少;可回收型IVCF具有用于回收的钩状结构,当患者VTE风险期过后,可通过介入手术取出,是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类型,但由于部分患者VTE治疗时间超过了滤器留置时间窗,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以及患者随访丢失等原因,导致实际回收率较低,相关争议日益增多.同时新型IVCF的研发正在紧密开展,药物洗脱IVCF使用抗平滑肌增生、抗炎等药物涂覆,可阻止血管内膜的过度增生,延长IVCF的留置时间以便于回收;可转换IVCF允许滤器结构在体内发生转换,由过滤网变形为开放式支架,以期降低远期并发症,但转换后的金属支架无法取出,对腔静脉的远期影响仍需要长期的随访观察;生物可降解IVCF可完全被机体吸收,避免了二次手术,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如何设计材料,保证滤器所拦截的血栓吸收之前IVCF保持应有的强度,进而防止血凝块或降解片段再次栓塞的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的研究数据证实,拥有可控降解特点的新型IVCF是一个明确的研发目标.另一方面,部分学者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不同结构的过滤单元以及不同支撑杆数目对滤器性能的影响,为结构最优化、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化的新型IVCF研究提供了更科学的参考与理论依据.综上所述,在倡导推广应用更细致的患者管理和临床随访来提高IVCF取出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一款理想的IVCF迫在眉睫,意义重大.新型IVCF应具备以下功能:可有效拦截血凝块,以防止新发或复发PE;在VTE高风险期结束后可远程控制转换或整体同步降解;滤器固定良好,保持良好的径向支撑性能同时不损伤腔静脉壁;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在影像学检查中清晰显影便于随访.相信随着材料学、组织工程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可早日研制出临床疗效优异、并发症极少的新型IVCF.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