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改进探索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2021)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双侧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通过器械的发明创造,期望能够进一步降低双侧手术的治疗时间与治疗费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单侧组与双侧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Cobb's角及治疗费用上的差异.对双侧高黏度骨水泥注射系统进行改良.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术后Cobb's角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手术前后Cobb's角改变情况、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感染、骨水泥渗漏、神经压迫甚至瘫痪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双侧手术与单侧手术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单侧手术时间更短,而双侧手术骨水泥注射量与手术前后Cobb's角改变更多.相应的,由于双侧手术需要采取两套手术器械,患者的治疗费用要高于单侧组.为了降低双侧手术治疗费用,笔者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三通管道,实现利用一套注射器械进行双侧骨水泥注射的操作,后续将开展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