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发与多发颅内动脉瘤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短期预后的多中心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21)

引用 0|浏览3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多发颅内动脉瘤(MIA)与单发颅内动脉瘤(SIA)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 082例颅内动脉瘤(I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13家医院的神经外科确诊并收治,根据动脉瘤的数量将患者分为MIA组[118例(共269个动脉瘤)]和SIA组(964例)。观察两组动脉瘤的一般特征,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定义为短期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短期预后不良。将单因素分析中 P<0.5的自变量以及临床上较为关注的自变量均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对MIA组和SIA组的临床资料进行1 ∶1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匹配后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住院天数及短期预后。 结果:MIA组动脉瘤的直径为(5.1±3.5)mm(0.2~25.0 mm),SIA组动脉瘤的直径为(5.7±3.8)mm(0.9~35.0 mm)。两组性别、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级别、CT 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SIA组相比,MIA组患者的年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2.4±11.7)岁、(58.8±11.6)岁, P=0.002]。将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饮酒史、吸烟史、原发性高血压的级别、入院CT Fisher分级指标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IA组年龄更大,但SIA组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比例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共精确匹配0对,模糊匹配118对,共计匹配成功118对。匹配后的两组患者住院时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SIA组比较,MIA组短期预后较好( P=0.008);两组治疗方式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42),其中MIA组血管内治疗更多。 结论:与MIA患者比较,SIA患者更易合并原发性高血压3级,但MIA患者的年龄更大,且更倾向于采用血管内治疗,短期效果更好。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Intracranial aneurysm,Multicenter study,Disease attributes,Clinical protocols,Prognosi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