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血管粘液瘤CT、MRI征象及术前评估

Chinese Journal of Hernia and Abdominal Wall Surgery(2021)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AM)CT、MRI影像学特征及术前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个院区(本部及西区)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AM患者资料共14例,14例患者术前均行盆腔及盆底MR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行腹盆部CT平扫.观察肿瘤的影像特征、血供情况及与盆底结构间的关系,同时对肿瘤所致会阴疝进行影像学测量.手术切除后行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1)肿瘤体积较大,最大径线平均(12.25±5.64)cm.(2)10例(71.4%)病变跨越尿生殖膈及盆膈疝入会阴区,形成盆腔、会阴、外阴联合肿块,疝口平均(21.45±18.99)cm2,疝囊平均(604.51±653.21)cm3.(3)CT平扫低密度及MRT2高信号是病变富含黏液基质的特征性征象;T2WI及T1WI增强扫描病变内旋涡样及分层样改变是AAM较为特异的影像征象,提示病变富含成束走行胶原纤维及血管结构;DWI、ADC图像肿瘤均呈现高信号,ADC值较高,为(2.04±0.27)310-3 cm/s,提示肿瘤无明显弥散受限.(4)肿块包膜完整9例,包膜局部不完整且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的5例.(5)10例盆腔、会阴、外阴联合肿块为多支动脉供血,主要为髂内动脉脏支、壁支分支,其中以阴部内动脉(10/10)供血最为常见,外阴区、腹股沟区肿块多为单支动脉供血.结论 AAM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不仅可以在鉴别诊断上提供信息,还可以细致评估肿瘤的供血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同时对于肿瘤所致会阴疝进行准确的测量,为手术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