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转开腹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2021)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发生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指导临床决策,并分析其短期预后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76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中转开腹组(60例)及腹腔镜组(70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R语言构建中转开腹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效能。通过绘制校准图进行一致性检验。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764例,其中60例发生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7.9%(60/764)。肿瘤位置位于直肠[比值比( OR)=1.846, P<0.05)]、美国麻醉医生协会(ASA)评分Ⅲ、Ⅳ级( OR=2.381, P<0.05)、腹部手术史( OR=3.652, P<0.01)、肿瘤长径≥5 cm( OR=2.704, P<0.05)和体重指数( OR=1.109, P<0.05)是发生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功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校正曲线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有较好的重合度。中转开腹组手术时间高于腹腔镜组(210 min比190 min, Z=-2.670, P<0.05);中转开腹组出血量高于腹腔镜组(170 ml比120 ml, Z=-6.018, P<0.01);中转开腹组术后住院天数高于腹腔镜组(10 d比9 d, Z=-2.134, P<0.05)。中转开腹组肠梗阻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10.0%(6/60)比4.3%(15/704), χ2=4.055, P<0.05];伤口感染率高于腹腔镜组[15.0%(9/60)比4.7%(33/704), χ2=11.318, P<0.05],上述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肿瘤位置位于直肠、ASA评分Ⅲ、Ⅳ级、腹部手术史、肿瘤长径≥5 cm和体重指数是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发生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可靠的预测能力。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olorectal neoplams,Laparoscopy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