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与冲击波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儿童血源性骨髓炎炎症的作用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2021)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波与冲击波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儿童血源性骨髓炎炎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血源性骨髓炎患者56例,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将采用单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波与冲击波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与治疗1、2、3周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ESR)的变化。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率表示,其差异性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计算法(双侧)。 结果:入院时,对照组WBC、CRP、PCT、ESR分别为[(15.59±4.2)×10 9/L、(62.75±40.46) mg/L、(0.45±0.29) μg/L、(56.25±26.78) mm/h],观察组WBC、CRP、PCT、ESR分别为[(16.23±3.9)×10 9/L、(67.75±42.75) mg/L、(0.48±0.33) μg/L、(57.45±24.65) mm/h],两组患者WBC、CRP、PCT、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591、0.449、0.361、0.174,P>0.05)。治疗2周后,对照组与观察组ESR分别为(37.13±11.59)、(30.56±10.53) 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20, P<0.05)。治疗3周后,对照组与观察组WBC分别为(6.38±2.10)×10 9/L、(5.37±1.35)×10 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41, P<0.05);CRP分别为(4.54±1.18)、(2.03±0.7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353, P<0.05);PCT分别为(0.07±0.04)、(0.05±0.03)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17, P<0.05)。观察组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96.4%比82.1%, χ2=2.987,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单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儿童血源性骨髓炎比较,超声波与冲击波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儿童血源性骨髓炎炎症指标的降低更为显著。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Osteomyelitis,Ultrasound,Shock wav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