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拉力为参数构建大鼠坐骨神经牵拉伤的模型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2021)

引用 1|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牵拉损伤动物模型,观察神经牵拉损伤后大鼠坐骨神经功能,电生理及病理学变化。方法:24只清洁级健康大鼠以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A),轻(B)、中(C)、重度(D)牵拉组4组,每组6只。选择左侧坐骨神经暴露,A组暴露神经10 min后关闭伤口,B、C和D组使用不同拉力牵拉坐骨神经干10 min后关闭伤口。分别检测各组损伤肢体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滚轮运动试验及热刺激试验、神经靶肌肉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及坐骨神经牵拉节段组织病理学变化。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SFI测量结果表明,神经损伤后2周,重度组(-100.042±4.667)完全丧失神经功能,中度组(-65.250±23.705)具有部分神经功能,轻度组(-26.792±18.762)神经功能完全恢复。重度组( t=200.900, P<0.0001)及中度组( t=4.830, 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246, P>0.05)。CMAP测量发现重度组的神经传导被完全阻断,中度损伤组的动作电位在损伤后20 d前下降,并在损伤后20 d开始恢复。重度组(10.250±7.1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8.900, P<0.01),中度组(39.875±20.259)与对照组比较( t= 8.944, P<0.05),轻度组(86.125±9.094)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t=1.980, P>0.05)。滚轮运动实验结果轻度牵拉组(2.692±0.240),10 d后逐渐恢复正常,中度(1.891±0.328)及重度(0.804±0.280)恢复不明显。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1.330、12.220、30.490, P<0.01)。热刺激实验发现损伤后对热反应明显降低并且重度组无恢复,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623、8.994、215.749, P<0.05)。 结论:以拉力为参数可以稳定地建立不同程度的坐骨神经牵拉性损伤动物模型。
更多
关键词
Nerve stretch injury,Sciatic nerve,Model, animal,Rat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